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27篇
  免费   354篇
  国内免费   360篇
化学   5223篇
晶体学   5篇
力学   1289篇
综合类   5篇
数学   88篇
物理学   931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74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134篇
  2016年   249篇
  2015年   287篇
  2014年   162篇
  2013年   222篇
  2012年   338篇
  2011年   448篇
  2010年   363篇
  2009年   458篇
  2008年   348篇
  2007年   379篇
  2006年   326篇
  2005年   295篇
  2004年   270篇
  2003年   226篇
  2002年   127篇
  2001年   107篇
  2000年   133篇
  1999年   80篇
  1998年   101篇
  1997年   116篇
  1996年   115篇
  1995年   111篇
  1994年   111篇
  1993年   118篇
  1992年   71篇
  1991年   89篇
  1990年   64篇
  1989年   76篇
  1988年   117篇
  1987年   94篇
  1986年   97篇
  1985年   124篇
  1984年   116篇
  1983年   73篇
  1982年   114篇
  1981年   112篇
  1980年   101篇
  1979年   114篇
  1978年   69篇
  1977年   13篇
  1976年   27篇
  1973年   18篇
  1972年   16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水下爆炸压力测量中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简要叙述了水下爆炸时的物理现象及爆炸产生的冲击波测量方法,详细分析了测试系统中各种因素对测量的影响及实测时避免的方法。  相似文献   
82.
本文提供了一种测定火炸药冲击感度,并根据测定值判定其冲击爆炸危险性的新方法测定水下爆炸气泡能法。通过对30几种炸药的试用,判定的结果与文献报道的用其他方法判定的结果相当好的一致。而且本法的优点还在于同时可得到试样的动、静态威力,操作简便、安全、噪音小。此外,利用本试验法还探讨了炸药形态、惰性介质(水)对冲击感度的影响。这些对于处理炸药时应如何采取安全对策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3.
六分圆爆炸逻辑网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工作以随机定向战斗部为应用背景,研究了六分圆爆炸逻辑网络及其爆炸逻辑元件,以及相关的接口匹配技术。给出了爆炸二极管、同步型爆炸与门和异步型爆炸与门的设计原理和相关参数的安全性/可靠性概率窗,分析了六分圆爆炸逻辑网络设计中的元件选择、与战斗部的配合、与引信的配合等技术问题。试验检验表明,六分圆爆炸逻辑网络的输出状态完全达到预期的要求。  相似文献   
84.
林俊德 《爆炸与冲击》1993,13(2):145-152
本文介绍一种以塑性变形减震概念设计的用于地下爆炸地表层裂区内的仪器车减震台。文中叙述了设计的原理和计算方法。通过同普通的由弹簧和阻尼器构成的减震台的计算对比,说明这种以塑性变形减震概念设计的减震台具有许多优点。对减震台做了吊高达1.5m的落地冲击实验,其结果同计算一致。  相似文献   
85.
硬岩中地下爆炸的自由场位移衰减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楼沩涛  田兵 《爆炸与冲击》1991,11(2):146-152
本文从两个方面叙述总结了硬岩中,地下爆炸引起的自由场的径向质点位移随爆心距的变化规律。其一是分析地下爆炸应力波经验规律结合方程式求解得到的地运动位移,有下规律:DM/W?=2.01((1/100)(R/W?))?(DM为地运动位移峰值,W为爆炸当量,R为爆炸距,其二是用地运动位移传感器直接测到的地运动位移,可用DM/W?=2.1((1/100)(R/W?))?表示地运动位移的变化规律。由这两种方法得到的位移结果的一致性较好。文中并对所得位移经验公式与国外报导的位移公式作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86.
高密度B炸药的燃烧转爆轰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电探针及压力传感器测试技术对密度为1.597 g/cm3的固体B炸药(TNT/RDX=40/60)的燃烧转爆轰性能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较强的约束条件下(45号钢管,内径20 mm,外径64 mm,长500 mm),B炸药形成了DDT现象,诱导爆轰距离为295~310 mm。  相似文献   
87.
气相爆轰波在90矩形弯管中传播时胞格结构的演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烟迹技术实验获得气相爆轰波在90矩形弯管中传播时留下的胞格图案,详细分析了胞格结构在矩形弯管中的演化规律。同时分析了90矩形弯管的曲率半径和预混气体初始压力对胞格结构演化的影响。实验所采用的预混气体初始压力为33.3、26.7、24.0、16.0、10.7 kPa,90矩形弯管的曲率半径分别为100、50 mm。研究爆轰波胞格结构在弯管中的演化过程有助于深入了解气相爆轰波绕射机理和石油天然气等管道设计。  相似文献   
88.
In this paper a rigorous dual-porosity model is formulated, which accurately represents the coupling between large-scale fractures and the micropores within dual porosity media. The overall structure of the porous medium is conceptualized as being blocks of diffusion dominated micropores separated by natural fractures (e.g. cleats for coal) through which Darcy’s flow occurs. In the developed model, diffusion in the matrix blocks is fully coupled to the pressure distribution within the fracture system. Specific assumptions on the pressure behaviour at the matrix boundary, such as step-time function employed in some earlier studies, are not invoked. The model involves introducing an analytical solution for diffusion within a matrix block, and the resultant combined flow equation is a nonlinear integro-(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 Analyses to the equation in this text, in addition to the theoretical development of the proposed model, include: (1) discussion on the “fading memory” of the model; (2); one-dimensional perturbation solution subject to a specific condition; and (3) asymptotic analyses of the “long-time” and “short-time” responses of the flow. Two previous models, the Warren-Root and the modified Vermeulen models, are compared with the proposed model. The advantages of the new model are demonstrated, particularly for early time prediction where the approximations of these other models can lead to significant error.  相似文献   
89.
方形管内楔形障碍物对火焰结构与传播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验与数值模拟方法对CH4/空气预混火焰在有楔形障碍物的卧式燃烧方管内的传播进行了研究。采用多镜头Cranz Schardin高速摄像机和压力传感器等实验设备获得了高清晰度的障碍物诱导火焰失稳的分幅时序照片以及障碍物背风表面压力变化曲线。数值模拟则基于RANS方法与EDU-Arrhenius燃烧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相符,反映了火焰在管内传播与变形的详细过程。通过综合分析实验与计算结果,得到了由楔形障碍物导致的火焰加速与变形的内在机理,揭示了火焰传播过程中由层流燃烧向湍流燃烧转捩的本质。  相似文献   
90.
描述了实现金属环动态拉伸的电磁膨胀环实验方法,改进了快速放电和短路开关两个实现自由膨胀的关键问题,为研究材料本构关系、动态断裂和破碎提供了一条简单而实用的加载途径。主回路电流由Rogowski线圈测量获得,金属环的膨胀速度由狭缝扫描相机测量得到,并由电动力学方程可计算出金属环中的流动应力、应变、应变率以及温升等动态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